一塊電影幕布背后的西藏時代變遷
56歲的安民宏怎么也沒有想到,他會在過了知天命的年紀,重新撿起三十多年前當兵時學習的電影放映技術。
安民宏是西藏日喀則亞東縣廣播電視臺的工作人員。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在部隊當兵時,他掌握了一手放映電影的好技術?!爱敃r,放映機算是個稀罕物件。我聽說有個村里有放映機,連夜趕過去借著用?!碧崞甬敃r的經歷,安民宏至今仍記憶深刻。
上世紀八九十年代,群眾普遍精神生活匱乏。每次出去放電影的時候,安民宏總能受到熱烈歡迎。有些人看完之后還意猶未盡,追著他問下次什么時候來。
安民宏在放映電影(9月13日攝)。新華網 張宸攝
退伍后,安民宏到了亞東縣電視臺工作。因為縣鄉也有放映隊,他就不再接觸放映機。本以為就此告別電影放映的他,卻在今年年初又回到了熟悉的崗位上。
“去年底,有幾個放映員退休回家,要有人接替。但放電影一般都在晚上,基本沒有自己的空閑時間。年輕人受不了這種寂寞,單位領導就動員我來做這項工作?!卑裁窈暾f。
黨的十八大以來,西藏各項事業飛速發展,目前行政村通光纖率已達98%,電視、手機已經成為每一戶家庭、每一名群眾的標配。雖說都能很方便地在手機、電視上觀看電影,但每次安民宏放映電影時,來的人還是很多。
群眾觀看電影的一個場景。新華網發
“以前放映機是膠卷的,操作起來麻煩畫面質量還不高?,F在的放映機都是電子化的,到電影公司買了電影存在專門的卡上,往機器里一插就能用,方便多了?!卑裁窈暾f,比機器變化更大的是群眾看電影的心態,“以前看露天電影是西藏群眾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,現在看露天電影則在更大程度上變成聚在一起玩樂的享受?!?/p>
“聽父親說,他小時候看電影,要等到農閑時跟其他人結伴走到縣城?,F在看電影很方便,縣里有影院還能看大片,但我覺得還是跟大家一起看露天電影比較熱鬧?!庇^眾群培說,“比起電影本身,這種大家聚在一起的感覺更讓人喜歡?!?/p>
目前,安民宏基本上每天晚上都要出去放電影。雖說占據了很多時間,但他對這份工作樂此不疲。每天夜幕降臨,伴隨著聲音響起,露天廣場上很快擠滿了四面八方來的群眾??粗趬簤旱娜巳?,安民宏感覺又重新回到了在部隊放電影的時候,心里格外舒坦。
一塊幕布,放的電影變了,看的人也變了。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,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終沒變。
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-
西藏牧業改革的崗巴探索
經詳細調研后,上級部門鼓勵村里成立合作社,群眾以自家牲畜入股合作社實現集中養殖,年底按股分紅。[詳細] -
特寫:魚嫩羊肥讓亞東群眾生活“鮮”味十足
卓木拉日雪山腳下,西藏日喀則亞東縣堆納鄉古汝村崗巴羊生態養殖合作社里,曾經的建檔立卡群眾羅布看著長得肥肥的羊,臉上抑不住的笑意盈盈。[詳細]